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- 强学习 提素质 - 学习之窗 - 【学国学】兢兢业业

【学国学】兢兢业业

发布时间:2023-11-22阅读次数:

【名句】兢兢业业

【原典】旱既大甚,则不可推。兢兢业业,如霆如雷。周余黎民,靡有孑遗。

——《诗经·大雅·云汉》

【释义】“旱情已经很严重,想要去除无可能。兢兢业业多戒惧,如同头顶那雷霆。周朝剩余之百姓,没有多少尚残存。”兢兢:小心谨慎的样子;业业:担心害怕的样子。形容做事小心谨慎;认真踏实。

【解析】

“兢兢意味”着小心谨慎,时刻警惕,以防出现差错或危险,对工作认真负责,全力以赴,不马虎大意。这两个词合在一起,既表达了对于工作的敬畏之心,也展现了对于职业的高度敬业精神。其中,有名的成语典故为东晋时期荆州官吏陶侃的故事。陶侃勤于政事,处理政务从不拖延,对下属的相关负面行为严惩不贷。他主张勤俭节约,经常将造船的木屑留作冬天雪地吸潮用,将造船剩下的竹屑、竹枝制成钉子再造船,对待工作称得上是兢兢业业。

此外,“兢兢业业”还可以用于表达对于某种事物的热爱和专注。例如,“他兢兢业业地写作,每一篇文章都经过反复修改和打磨,力求完美。”这种用法表示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或爱好充满热情,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,追求卓越。

【解读】

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:“广大青年要厚植家国情怀、涵养进取品格,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,不负时代,不负华年。”奋斗是青春最靓丽的底色,广大年轻干部要挺膺担当、矢志奋斗,把人生梦想汇入时代洪流,用蓬勃青春点燃干事激情,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风险挑战,在百舸争流中劈波斩浪,于千帆竞发中勇立潮头,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。

一语不能践,万卷徒空虚,要在真抓实干中奋斗,始终保持“等不起、慢不得、坐不住”的紧迫感,说实话、谋实事、出实招、求实效,撸起袖子加油干,以唯实、求实、务实的工作作风,将“规划图”变成“施工图”,把“时间表”变成“进度表”,做到认认真真负责、老老实实做人、兢兢业业干事。要始终打起十二分的精神,夙夜在公,勤勉工作,将落实抓在手上、责任扛在肩上、担当立在胸前,以落实诠释奋斗,以实干展现担当,勇当只争朝夕行动者,争做干事创业急先锋,善为改革发展排头兵。

“志不求易者成,事不避难者进”,要敢于走出舒适区,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、政治历练、实践锻炼,积极主动投身艰苦岗位,挑最重的担子,啃最硬的骨头,练胆魄、磨意志、长才干,下足解决问题、克服困难、勇攀高峰的硬功夫,在滚石上山的攻坚中发扬斗争精神,在逆水行舟的拼搏中锤炼斗争本领,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提升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,要珍惜韶华、不负青春,努力克服本领恐慌,干一行爱一行,专一行精一行,练就见微知著的政治慧眼,以永不自满的状态充实自我,增强工作的科学性、预见性、主动性,准确识变、科学应变、主动求变,努力成长为可堪大用、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。

“士不可不弘毅,任重而道远”,要立下愚公志,保持“滴水穿石、绳锯木断”的韧劲,以“一个汗珠子摔八瓣”的姿态持续奋斗,从打基础、利长远、惠民生的事情做起,用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,抓铁有痕,踏石留印,锲而不舍,连续作战,干一件成一件、抓一事成一事,杜绝松口气、歇歇脚的想法,摒弃安于现状、不思进取的状态,过了一山再登一峰,跨过一沟再越一壑,绵绵用力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。历史不负奋斗者,未来属于奋斗者,要牢记“一篙松劲退千寻”的道理,永远保持慎终如始、戒骄戒躁的清醒头脑,大力弘扬兢兢业业、百折不挠、永不言败的奋斗精神,涵养“功成不必在我”的胸怀境界和“功成必定有我”的责任担当,把拼搏奋斗作为常态、形成习惯,咬定青山不放松,不达目的不罢休,一张蓝图绘到底,一鼓作气干到底,一路奋进不虚浮、不迷茫、不懈怠。

置顶
Baidu
sogou